控疫情 稳经营 决胜全年任务目标——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访谈录
《中国冶金报》抗击疫情专题报道
我们应该采取双线应对策略,在抓住疫情防控这条主线不遗余力开展工作的基础上,积极准备应对钢铁行业面临的市场挑战。
我们的方针应该是12个字:控疫情、强保障、保安全、稳经营。
防控疫情 中国钢铁“硬核”担当
记者:疫情发生以来,中国钢铁行业和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表现如何?取得了哪些成效?
认清形势 理性看待疫情影响
建筑用钢需求方面,据钢协综合各方面因素测算,受疫情影响,保守估计,今年第一季度,建筑施工量同比下降20%左右,建筑用钢需求下降已成定局。2月3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,要“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,积极推进在建项目。同时,考虑到国家发改委、各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发改委在2019年第三季度集中审批了一大批交通运输、能源、水利、城市轨道等建设项目,且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第四季度集中审批了一大批政府及企业债券,2020年的新建设项目储备数量及新建设项目启动资金相对充足,如果全国在3月份能够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终胜利,届时建筑钢材需求将得到有力支撑。若后续月份施工进度进一步加快,需求延缓释放顺利,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第一季度建筑施工量的下降。如果疫情的影响在3月份仍持续,建筑行业复工时间可能被继续推迟。而且,随着各地及建筑工人疫情防控意识的增强,即使正常复工后,短期内生产节奏或将放缓,全年建筑用钢量存在下降的可能。
制造用钢需求方面,部分工业企业宣布春节后延期复工,汽车、家电、造船、工程机械企业的复工进度均受到影响,部分复工企业生产也呈现不饱和的状态。不过,国内制造业绝大多数“大类工业行业”产能充裕,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企业能够快速恢复生产,可以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有效填补停工期间的产量损失,复工偏慢不会限制后续生产。整体来看,工业企业短期的生产节奏被打乱对全年制造用钢需求的影响有限,预计各类工业品全年产量不会低于2019年。
出口方面,与钢铁高度相关的7个大类工业行业(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、汽车制造业、金属制品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、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)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,钢材间接出口有望保持稳定。但从企业调研的情况来看,企业春节前已基本完成3月份的出口订单,能否顺利装船尚不确定。而且,部分国家和地区出于对疫情传染风险的担忧,对中国出口的钢材资源产生抵触情绪,甚至可能出现国外用户因为钢价下跌而撕毁订单的情况,这将对第二季度乃至第三季度的钢材直接出口产生较大影响。综合来看,钢材出口形势尚待观察。
重要的是,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,随着疫情得到控制,短期受限的下游钢材需求将逐步恢复甚至加快。而从另一个角度看,疫情也可能催生新的需求。比如,消毒柜、除菌洗碗机、空气净化器、蒸汽拖把、电烤箱、净水器、空气炸锅等居家健康类小家电有可能迎来逆势增长;商务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6日联合印发的《零售、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》还指出,有条件的企业可把水龙头改为非接触式水龙头,从而有望推进具有抗菌功能的不锈钢材质管材的应用;疫情中铁路运输能够更好应对类似突发事件的优势,也会对“公转铁”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;等等。
因此,全行业有理由坚定信心,以冷静、理性的心态,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,及时采取应对策略,共同维护行业的平稳运行。
双线应对 维护生产经营平稳运行
何文波:今年以来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呈现以下三方面特征:
一是钢铁生产相对平稳。从重点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看,各企业在进一步抓紧疫情防控的同时,基本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运行。据钢协统计,1月上旬全国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为196.78万吨,旬环比增加8.50万吨、增长4.52%。1月中旬全国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7.47万吨,旬环比增加0.69万吨、增长0.35%。预计1月份全国钢铁生产保持相对平稳。
二是库存明显回升。为满足春节后的钢材需求,节前贸易商一般会进行补库,1月份钢材库存通常呈现增长趋势。据统计,截至1月底,全国主要市场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总量为1438.61万吨,环比增加519.84万吨,增幅为56.58%。今年受疫情影响,从节后一周情况来看,钢材库存继续上升。截至2月7日,全国主要市场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总量进一步上升至2023.76万吨。钢厂库存也上升明显,主要原因有:一是下游延期复工,钢材需求下降;二是钢材市场波动较大,贸易商观望情绪增加;三是受疫情影响运输受阻,钢厂发货困难。部分企业由于钢材库存积压,资金无法及时回笼,给生产经营带来较大风险。预计短期内,钢材库存还将增加。
三是钢价面临下行压力。春节前,钢铁行业总体供需平稳,钢材价格保持相对稳定。春节后,受疫情影响,现货市场成交量较少,市场报价以稳定为主,部分出现下跌。但2月3日期货开盘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出现大幅下跌,收盘价较节前下跌267元/吨,跌幅为7.6%,近几天继续下跌,但跌幅收窄。在下游用钢行业开工节奏放缓和期货市场的双重影响下,钢材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钢厂目前的铁矿石库存均为2019年12月前的高价原料,钢价下行压力加大而原料成本高企将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,第一季度钢铁企业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。
何文波:当前,全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和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,既要打赢阻击战,又要打好总体战。具体来说,我们应该采取双线应对策略,在抓住疫情防控这条主线不遗余力开展工作的基础上,积极准备应对钢铁行业面临的市场挑战。疫情发展是高度不确定的,疫情带来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影响也是千变万化的。钢铁行业要适应这种变化,应对这种挑战,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。我们的方针应该是12个字:控疫情、强保障、保安全、稳经营。
所谓控疫情,就是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,把各项工作进一步抓严抓实抓细;强保障,就是要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到位,千方百计保障原燃料供应、保障物流正常运转;保安全,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,消除设备隐患、填补管理漏洞、稳定职工队伍,坚决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;稳经营,就是要加强自律,依法诚信经营,稳定市场、稳定客户、稳定预期。当然,这个方针是要通过会长会来实施的,目前还只是我们协会安排重点工作、跟踪行业动态、向上级报告工作所关注的重点和遵循的原则。
同时,我们也建议国家相关部门,一是加强当前运输协调,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;二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,鼓励和引导下游企业及时复工复产;三是按国家能源局部署疫情防控期间煤炭供应保障工作的相关要求,保障疫情期间炼焦煤稳定供应;四是加大市场监督力度,维护市场平稳运行,严防资本恶意炒作和个别企业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,防止出现钢材价格断崖式下跌;五是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,缓解国内市场压力;六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,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,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;七是制定宽松信贷政策,通过降低银行融资利息、延长还款期限、避免银行抽贷等措施,减轻企业融资负担。同时,建议金融系统不再将钢铁行业划入“两高一剩”(高污染、高能耗,产能过剩)、严格控制贷款的行列,落实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,支持优势企业技术改造、结构调整、绿色发展。
凝心聚力 咬定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
何文波:按中央要求,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,既定的方向、目标和任务都不会变。对协会工作来说,就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六届一次会员大会和会长办公会的各项决定。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,但终究是阶段性的,我们确定的各项主要重点工作都要克服困难,持续推进。
协会现在的重点工作应该聚焦在会员企业最关注的,行业发展最关键的,同时也是协会能够发挥作用的、长期共性的重大问题上。比如,产能问题、布局问题、铁矿石等原料问题、环保频繁停限产影响企业稳产顺行问题、关键“卡脖子”技术问题、行业自律问题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问题等。这些问题得到了会长会议的高度认同,也已经成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特别重视和持续关注的问题。解决或者改善这些问题,对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。
当前,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。在国家面临疫情的时候,钢铁行业做好行业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。我们要凝心聚力、共克时艰,全力以赴取得疫情防控和维护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双胜利。我们要坚定信心、保持理性、快速行动、坚决执行,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,全力以赴完成钢铁行业全年各项目标任务,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、总体战、阻击战做出钢铁人应有的贡献。
- 上一篇: 全球产能最大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今在内江投运
- 下一篇: 攀枝花开发建设史是中国三线建设史的缩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