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控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志东强调:推动电炉钢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,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

2月29日上午,国家钒钛产业联盟秘书长,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,协会党支部书记、高级顾问张邦绪,国家钒钛产业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协会总工程师程兴德等一行专访了冶控集团,与冶控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志东,集团副董事长、总经理刘义腾,集团董事、执行副总经理陈发宝,集团副总经理苏春明;达钢党委书记何晓霞等进行了交流座谈。
张邦绪通报了联盟秘书处1月赴京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汇报24年拟开展重点工作及需要国家政策支持的事项,中钢协召开六届六次会员大会及常务理事会精神等内容;就秘书处加强内部管理及第二届六次理事会筹备情况、准备启动2024年协会换届改选的工作思考进行了说明,希望听取意见建议。
周志东认为,电炉短流程炼钢是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,对于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。四川冶控集团作为全国最大体量的短流程炼钢企业,电炉钢占比约40%,居全国第一。冶控集团以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、成立绿色低碳冶金研究院等为契机,坚持围绕电炉短流程炼钢及冶金领域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,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,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,为全力推动我国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但同时,冶控集团也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,在进行产品优化和转型过程中,必须要关注行业动态,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。周志东希望,借助联盟和协会平台优势和丰富的专家资源,绿色低碳冶金研究院要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形成产学研用紧密合作氛围,促进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,为品种转型储备技术力量。
刘义腾指出,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升级,电炉钢逐步走向绿色、低碳、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在技术变革中,电炉钢生产周期得到了显著缩短,电炉钢产量大幅提升。在新一轮去产能大形势下,冶控也在积极在特钢、优钢、板材等领域寻求突破,特钢市场由于其特殊性,需求较为有限;优钢市场虽然相对较大,但市场竞争激烈,产品利润空间有限;板材市场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,但需求波动较大,风险相对较高。在考虑型钢市场时,着重关注川渝地区的市场潜力。希望抓住川渝地区型钢市场的机遇,实现协调协同发展。
刘义腾认为,我们四川的优势就是钒钛,要坚持标准引领,持续不断地推动加大含钒热轧高强度钢筋的使用,特别是对于处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四川省来说,含钒热轧带肋抗震钢筋市场供应,符合高质量发展及“双碳”要求。四川钢铁怎么求变?冶控通过建立供应链,实现同采同销的策略,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,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运营模式,采购和销售环节更加高效,降低了成本,也有助于防范风险,提高了盈利能力。
陈发宝提出,针对当前贴牌现象,容易导致四川销售市场品牌混淆。希望协会高度重视,加强市场监管有工作规划,引导、监管,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,从源头上遏制贴牌现象的发生。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钢铁市场的巡查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生产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,共同维护钢铁市场的稳定和发展。
何晓霞在与冶控集团谈到区域协同、行业自律时指出,西南区域建筑钢材同质化严重,是价格洼地;在共同市场、共同挑战中,面临市场采购、销售半径、物流运输、技术指标、节能环保、金融资本管控模式等问题,这是共同难点。面临区域差异带来的钢铁产业发展不平衡,物流运费成本高,竞争力相对较弱等问题,钢铁企业更要抱团取暖,协同共生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她建议,一是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工作,行业自律既是解决当前之策,也是面向未来之道。共同维护西南区域市场平稳运行,共建共享,必须要有“底线”意识,强化自律、诚信,避免恶性竞争。结合西南各省钢铁行业实际情况和产业特点,自觉有效维护好西南区域钢铁行业市场秩序,驱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二是发挥好区域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和地方行业协会沟通协调作用,根据行业形势和企业需要,以问题为导向,制定小型多样的专项议题进行交流探讨,联合研究西南钢铁行业共性问题,实现产业抱团式平台化发展,努力形成协同竞争合作的生态圈。
程兴德、苏春明、何高鹏等还就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;联合共享钒钛钢铁咨询专家资源,以基础研究+应用研究,加速成果转化;制(修)定标准,形成标准体系;废钢原料应用、超低排放、品牌塑造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形成共识。
参加座谈交流的还有冶控集团办公室主任伍强、战略发展部副部长江强;国家钒钛产业联盟信息综合部部长、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综合部部长汪洋,国家钒钛产业联盟创新协同部副部长、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钢铁部部长何高鹏;方大达钢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龚波、成都销售分公司经理郭建中、技术中心综合科科长张琦等。



15万多人参与盛况空前,2023中国钒钛论坛是怎么做到的?
2023中国钒钛论坛文集订购